郑州津孚国际学校

联系电话:0371-63718286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教育教学 >

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

发布日期:2017-09-19 浏览次数:349

       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。而语文素养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成长发展的牢固根基。它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、丰富的语言积累、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等,所以,语文老师不仅首先要具备丰厚的语文素养,而且要在教学中除了传授课内知识外,还要注意拓展延伸课外知识,根植于中外文化背景资源,让其成为探求语文教学艺术的魅力磁场,去吸引学生的兴趣,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、自我学习的最高境界。而这些,无疑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奉为圭臬的。   

 

       鉴于此,作为语文老师就需要博览群书,博闻强识,然后才能随堂把自己的文化积累恰当地展示给学生。这样,日复一日,学生就会视野开阔、底蕴丰富;潜移默化,学生就能为课外知识的美丽花园所吸引,从而产生“我要走进去看看”的冲动。

 

      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,有几个小故事叫我记忆犹新,而且幸福快乐。

 

      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遇到了“战士”这个词语,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,可以说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它,甚至更早。但其来源是什么?恐怕学生知之甚少,于是那节课我就来了个小插曲,把这个词语背后的文化背景讲给了学生:春秋时期,人分三等——贵族、平民和奴隶,贵族又分为四等——天子、诸侯、大夫和士。一旦有战争,只有贵族才有参战权,平民和奴隶没有这个权利。战争中,原则上是国君当统帅,大夫当将军,士当战士,“战士”这个词就是从这来的——“战斗的士”。平民和奴隶也参战,但是不打仗,只负责搬运粮食、行李、武器,还有喂马等。

 

       我欣喜地发现当我在讲这些内容的时候,教室里静极了,学生全神贯注,眼睛睁得大大的,而且眼神是闪亮的,充满渴望的,还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满足。等到下课时,很多学生请求愿我以后多讲讲这样的知识。

 

       很显然,学生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老师传授知识,和在强烈渴望下想去接触知识,其结果是迥然不同的。而且,更重要的是,当我有意识地这样给学生穿插课外知识后,学生也渐渐养成了自己寻根究底、思考问题、提出问题的习惯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比如,在学习《诗经·卫风·氓》一课时,里面有个句子是“尔卜尔筮,体无咎言”,书下注释说“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,叫做‘卜’,用蓍(shī)草占卦叫做‘筮’”,有学生读到这里就提出来,要我再具体讲解一下这两种算卦方法有什么不同。

 

       我很高兴而欣慰地告诉学生:殷人用乌龟壳或兽类骨钻眼,然后放到火里烧,烧时,这个钻了眼的壳或骨头会有裂纹(这个裂纹叫“兆”),还会发出“扑扑“的响声,所以谐音叫做“卜”,然后,由巫师解说吉凶,再把占卜的结果,用文字刻在这裂纹旁边,这样的文字叫做“甲骨卜辞“,也就是大家熟悉的”甲骨文“。这是殷(商)人的“卜”的方法;而周人用蓍草判断吉凶,叫做”筮”。具体做法是取蓍草五十根,二十五根长的、二十五根短的,然后从中抽出一根放在旁边。剩下的四十九根,任意分堆,分完后看每堆几根长的几根短的,巫师根据这个作解释。

 

       学生听我讲解时,频频点头,若有所思、若有所悟,他们觉得中国文化太有意思了。

 

       所谓“师傅引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,我认为老师的引领很重要,怎样引领?我觉得就是从“兴趣”入手,兴趣往往是能让学生感到有意思的小的语文现象——司空见惯、耳熟能详,但究其根本又茫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,以这些小知识作为突破口,一点点渗透、引导,然后再循序渐进,让学生达到登堂入室的境地。

 

       而这个兴趣的产生往往来自于那些和课内知识相关联的课外知识,这就是“距离产生美”“好奇在于陌生”的道理。当学生对某一知识非常感兴趣,强烈渴望获知的时候,教师再给予适当的点拨,让学生豁然开朗,这才是教学的最佳效果和最终目的,这也是孔子在《论语·述而》里所提倡的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。

 

       在教学莎士比亚的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时,我给学生简单补充了西方古典文学三大高峰的知识,即希腊和罗马神话、莎士比亚戏剧、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。学生很感兴趣,请求我再具体讲解一下,我采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,然后大家在课上交流。事实上,后来的交流效果非常好,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角度的理解和收获。

 

       当老师有意识的给学生拓展延伸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后,渐渐会发现,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发现新问题,那么这时,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,去寻找答案,然后再和老师或同学沟通,这个过程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学习、解决疑难的习惯。当然,也会遇到学生提出问题、老师一时答不出的时候,没关系,这也是给了老师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,就像 《礼记·学记》所说——“学,然后知不足;教,然后知困。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强也。故曰:教学相长也。”

 

       知识浩瀚无边,所以才需要老师要勤学不辍,让自己的源头活水不断得到新的滋养,永远清澈、奔流不息;也正是因为书海无涯,所以老师在读书学习时,不必急躁,不必茫然,相信:学习如春起之苗,不见其增,而日有所长。

 

       “虽有嘉肴,弗食不知其旨也;虽有至道,弗学不知其善也。”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都是来自于读书学习,我已经品尝到了读书学习的乐趣。我知道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,但是我更喜欢胡适先生说过的这句话“怕什么真理无穷,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”,我会努力,让自己每天都能拥有这样的欢喜!

 

上一篇:杨绛:什么是好的教育,什么是好的修养
下一篇:高中生学习的正确方法与错误方法汇总